不只是以暴政闻名于世的商纣王,灭了秦朝的项羽也经常干这事,他曾经烹杀不肯投降的汉将,更是威胁刘邦投降,不然就把他爸给煮了。幸亏这刘邦也是个人精,立马把自个儿的父亲安在项羽身上,说他杀人如麻连自己爹都不放过,不然我们现在看到的汉要改姓西楚了。著名谚语“分我一杯肉羹”也出自这个故事。
被用这种刑罚玩死的人当中,最为出名的,还不是汉高祖刘邦他爹爹,而是一个叫做郦食其的书生。
他出生在一个不大的小村庄。这里插一句,似乎很多青史留名的文人小时候都出生在一个小村庄,且特别穷,最好是穷的连饭也吃不起。那这个郦食其的读书人也是一样,他家徒四壁穷困潦倒,唯一的爱好是读书,但连书钱都没有,只当了一个看门的小史,不要小瞧这些做低贱工作的,像弼马温孙悟空,又像这位郦食其。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打开了反秦的序幕,各地兵马也纷纷揭竿而起,那个时候,百无一用是书生,但他似乎特别聪明,因为他跟对了人——刘邦。
他跟着自个儿的领导,出谋划策谁不同意刘邦就打谁,打到同意为止,他用计攻克了陈留,获得了大量的封赏,在楚汉之争时,他建议汉王先搞定后备——粮仓,为之后的胜利奠定了极大的基础,被封为侯爷之后,更是把一个外交官的操守背的滚瓜烂熟,出使各国,把齐王的七十多座城池都给骗过来。
这差不多他在刘邦手下所有的功劳了。当然还有许许多多史书上没记载下去的,所谓能人才人就是指他这样的人吧。
那么这样一个人怎么会受到烹杀呢?应是前途光明大好才是啊。
说到底还是韩将军的错,韩将军都认识吧,带兵多多益善的韩信,看不爽他的功劳,最后出兵攻打齐国。
齐王,就是上文中被整丢了七十多城池的王,也被打懵了。他也不是脑子有病,细细一想,很容易就猜到是郦食其骗了他,那肯定会生气的,平民百姓生气杀鸡,皇亲贵族生气杀人。于是盛怒之下的齐王,就抓了他并处以烹杀之刑。
可悲可叹,照现在的网络用语来说,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悲伤的故事,我猜中了开头,却没猜中结尾,本该合家团圆高高兴兴时,来这么一出。
韩信自个儿也不讨好,后来他被刘邦折腾死时,大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这个,倒不是刘邦对郦食其有意思,只是一个将军,在违背皇令时还整死了皇帝的得力助手,这不是作死是什么?
所以小伙伴们现在穷没关系,只要好好学习以后选个好领导,会节节高升,然后尽量避免被人“烹杀”的命运。
也算开个玩笑。
总之这种刑罚不是闹着玩的要是有读者是什么连环杀人犯也不能用这招,因为实在是,太残忍了。
文|峰揽山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